2020年6月5日 星期五 编辑:孔茜 组版:李腾 校对:李锡巍
B0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孔茜
通讯员 张勇 高爽
随着“超长寒假”的结束,陆续返校复学的学生们有了新变化,新增的近视镜及度数飞涨让家长们倍感担忧。为控制害眼因素,提高家长和孩子爱眼、护眼意识,值6月6日第25个全国爱眼日来临之际,针对合理用眼、关注孩子眼健康、科学防控近视等问题,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了济医附院眼科副主任丁建光,揭秘真假近视误区及防护近视妙招。
真假近视需分辨
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近距离用眼增多,外加户外活动时间大幅度减少,使得一些孩子过了一个“超长寒假”后出现看物喜欢“眯眯眼”、频繁揉眼睛等小行为,让不少家长满心担忧,临近开学之时,更是纷纷带孩子前来医院查验视力。
“一些家长看到孩子视力0.3或0.4,就会问医生孩子近视多少度,其实视力和度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济医附院眼科副主任丁建光说,视力是指视网膜分辨影像的能力,而度数则代表近视程度。由于学龄期孩子和青少年存在假性近视成分,需到正规医院进行散瞳验光检查。
而对于散瞳,部分家长亦存在忧虑,散瞳是否会影响视力?是否对孩子有伤害?不散瞳直接验光、配近视镜不可以吗?对于上述误区,丁建光表示,散瞳验光中的散瞳其实是去掉假性近视的过程,如若不散瞳直接在机器上验光,则很难分辨真假近视。假性近视是由于用眼不当导致的短暂性视力下降,通过放松调解及训练可实现视力恢复。而真性近视则不可逆转。所以只有在检验准确的前提下,才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采取矫正治疗或配置近视眼镜等应对措施。
为实现科学防控近视,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眼卫生基础上,保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促进眼睛正常发育,或可在8周岁以上佩戴角膜塑形镜等方式延缓近视发展。针对青少年,家长还应每半年为孩子定期进行眼睛检查,了解最新视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如果有近视家族史或其他眼疾家族史则应增加眼睛检查频率和项目。
全飞秒手术矫正
提高自身视觉质量
白天玩电脑、睡前玩手机、躺着看电视、滥用眼药水……诸多不良用眼习惯的养成,成为了孩子眼健康的“致命伤”,也是导致近视率快速上升的重要因素。而随着近视度数的不断加深,视野也变得日渐模糊,不戴眼镜10米之外“六亲不认”,50米之外男女不分。面对诸多生活困扰,如何提高自身视觉质量、恢复正常视力一时间也成为许多人较为关注的问题。
“全飞秒手术可以同时矫正1000度以内的近视,500度以内的散光,术后可以恢复到戴眼镜前的最佳视力。”丁建光称,全飞秒激光是一种近视矫治手术设备,它突破了传统近视手术需要用刀或激光在眼角膜上制瓣的限制,采用全新微创技术,无需在眼角膜上制瓣,即可重新拥有清晰视力。
全飞秒手术全程是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内部通过两次深度不同的层间爆破,将要切削的角膜基质完整塑形,再通过一个仅2-4mm的微小切口取出,完成手术。不仅手术精准、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也更快。
而在适用群体上,除常规筛查外,其年龄也有相关要求。“近视眼手术年龄范围建议为18-40岁。”丁建光说,由于小于18岁其眼球还在发育阶段,眼轴还在变长,近视度数不稳定,所以一般要求18岁以后,眼球发育和近视度数稳定后再进行手术。而40岁之后易产生花眼,故手术效果、视觉质量会产生影响。所以,市民可根据个人需求进行选择。
据了解,“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作为第25个全国爱眼日主题,6月4日,济医附院还开展了现场宣教及义诊活动,在提高群众爱眼、护眼意识的同时,引导科学合理用眼,倡导科学防控近视,规范矫正近视,提高视觉质量,共享清晰视界,呵护光明未来。
医生为患者视力检查。
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 应急处置实操,防患于未“燃”
模拟强降水抢险 杨店医院做得实
本报济宁6月4日讯(记者 李锡巍 通讯员 闫凡杰) 6月3日下午,为进一步完善医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各项防控措施,检验和提高职工在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置能力,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组织开展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医院应急办、安保科、宣传科及各科室相关负责人等数十人参与了此次应急演练活动。
此次应急演练情景模拟医院科室值班护士在经过病房走廊时发现储藏室有火光及大量烟雾溢出,第一时间向消防控制室汇报寻求支援,然后最短时间内打开消防通道,组织科室人员疏散住院患者及家属。同时科室值班人员就近拿取灭火器前去扑救初起火灾,如火势较大及时断开楼层电源,协助护士疏散患者等待消防人员前去扑救。
演练活动中,人员疏散组、消防灭火组、医疗救护组及其他参与人员沉着有序,能够明确并熟悉自己的职责分工,听从指挥、行动迅速,及时、科学、有序地组织患者及家属疏散逃生,严格按照消防应急预案迅速开展现场救援,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职工安全,达到了演练的预期效果。
本报济宁6月4日讯(记者 孔茜 通讯员 张格红) 日前,汶上县杨店医院模拟强降水抢险,进一步提高抵御洪水和应对突发事件风险意识,增强医院全体员工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
“快,装沙袋,排队撤离……”此次演练模拟杨店村段出现险情,部分居民家中进水,村内陷入危机情况,急需抢险救灾的场景,随着指挥员的一声声指挥,抢险队分工精确、配合默契地进行抽水、装沙袋、堵漏、高处逃生及转移等防汛抢护工作。演练围绕防汛抢险行动中的防汛物资调度运输、现场指挥调度、防汛抢险救灾处置、组织群众转移等环节进行。
短短几分钟后,地沟、泵坑全部被防洪沙袋有效封堵,区域内低洼地带、排水管畅通,门窗关闭,泵坑及灰井积水已经排干、人员如数安全转移。
演练结束后,杨店医院院长郑磊点评本次防汛抢险演练,并希望全院职工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强化职责所在的担当,加强日常防汛演练,增强应急意识,掌握处置要点,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升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
B0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孔茜
通讯员 张勇 高爽
随着“超长寒假”的结束,陆续返校复学的学生们有了新变化,新增的近视镜及度数飞涨让家长们倍感担忧。为控制害眼因素,提高家长和孩子爱眼、护眼意识,值6月6日第25个全国爱眼日来临之际,针对合理用眼、关注孩子眼健康、科学防控近视等问题,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了济医附院眼科副主任丁建光,揭秘真假近视误区及防护近视妙招。
真假近视需分辨
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近距离用眼增多,外加户外活动时间大幅度减少,使得一些孩子过了一个“超长寒假”后出现看物喜欢“眯眯眼”、频繁揉眼睛等小行为,让不少家长满心担忧,临近开学之时,更是纷纷带孩子前来医院查验视力。
“一些家长看到孩子视力0.3或0.4,就会问医生孩子近视多少度,其实视力和度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济医附院眼科副主任丁建光说,视力是指视网膜分辨影像的能力,而度数则代表近视程度。由于学龄期孩子和青少年存在假性近视成分,需到正规医院进行散瞳验光检查。
而对于散瞳,部分家长亦存在忧虑,散瞳是否会影响视力?是否对孩子有伤害?不散瞳直接验光、配近视镜不可以吗?对于上述误区,丁建光表示,散瞳验光中的散瞳其实是去掉假性近视的过程,如若不散瞳直接在机器上验光,则很难分辨真假近视。假性近视是由于用眼不当导致的短暂性视力下降,通过放松调解及训练可实现视力恢复。而真性近视则不可逆转。所以只有在检验准确的前提下,才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采取矫正治疗或配置近视眼镜等应对措施。
为实现科学防控近视,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眼卫生基础上,保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促进眼睛正常发育,或可在8周岁以上佩戴角膜塑形镜等方式延缓近视发展。针对青少年,家长还应每半年为孩子定期进行眼睛检查,了解最新视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如果有近视家族史或其他眼疾家族史则应增加眼睛检查频率和项目。
全飞秒手术矫正
提高自身视觉质量
白天玩电脑、睡前玩手机、躺着看电视、滥用眼药水……诸多不良用眼习惯的养成,成为了孩子眼健康的“致命伤”,也是导致近视率快速上升的重要因素。而随着近视度数的不断加深,视野也变得日渐模糊,不戴眼镜10米之外“六亲不认”,50米之外男女不分。面对诸多生活困扰,如何提高自身视觉质量、恢复正常视力一时间也成为许多人较为关注的问题。
“全飞秒手术可以同时矫正1000度以内的近视,500度以内的散光,术后可以恢复到戴眼镜前的最佳视力。”丁建光称,全飞秒激光是一种近视矫治手术设备,它突破了传统近视手术需要用刀或激光在眼角膜上制瓣的限制,采用全新微创技术,无需在眼角膜上制瓣,即可重新拥有清晰视力。
全飞秒手术全程是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内部通过两次深度不同的层间爆破,将要切削的角膜基质完整塑形,再通过一个仅2-4mm的微小切口取出,完成手术。不仅手术精准、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也更快。
而在适用群体上,除常规筛查外,其年龄也有相关要求。“近视眼手术年龄范围建议为18-40岁。”丁建光说,由于小于18岁其眼球还在发育阶段,眼轴还在变长,近视度数不稳定,所以一般要求18岁以后,眼球发育和近视度数稳定后再进行手术。而40岁之后易产生花眼,故手术效果、视觉质量会产生影响。所以,市民可根据个人需求进行选择。
据了解,“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作为第25个全国爱眼日主题,6月4日,济医附院还开展了现场宣教及义诊活动,在提高群众爱眼、护眼意识的同时,引导科学合理用眼,倡导科学防控近视,规范矫正近视,提高视觉质量,共享清晰视界,呵护光明未来。
医生为患者视力检查。
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 应急处置实操,防患于未“燃”
模拟强降水抢险 杨店医院做得实
本报济宁6月4日讯(记者 李锡巍 通讯员 闫凡杰) 6月3日下午,为进一步完善医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各项防控措施,检验和提高职工在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置能力,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组织开展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医院应急办、安保科、宣传科及各科室相关负责人等数十人参与了此次应急演练活动。
此次应急演练情景模拟医院科室值班护士在经过病房走廊时发现储藏室有火光及大量烟雾溢出,第一时间向消防控制室汇报寻求支援,然后最短时间内打开消防通道,组织科室人员疏散住院患者及家属。同时科室值班人员就近拿取灭火器前去扑救初起火灾,如火势较大及时断开楼层电源,协助护士疏散患者等待消防人员前去扑救。
演练活动中,人员疏散组、消防灭火组、医疗救护组及其他参与人员沉着有序,能够明确并熟悉自己的职责分工,听从指挥、行动迅速,及时、科学、有序地组织患者及家属疏散逃生,严格按照消防应急预案迅速开展现场救援,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职工安全,达到了演练的预期效果。
本报济宁6月4日讯(记者 孔茜 通讯员 张格红) 日前,汶上县杨店医院模拟强降水抢险,进一步提高抵御洪水和应对突发事件风险意识,增强医院全体员工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
“快,装沙袋,排队撤离……”此次演练模拟杨店村段出现险情,部分居民家中进水,村内陷入危机情况,急需抢险救灾的场景,随着指挥员的一声声指挥,抢险队分工精确、配合默契地进行抽水、装沙袋、堵漏、高处逃生及转移等防汛抢护工作。演练围绕防汛抢险行动中的防汛物资调度运输、现场指挥调度、防汛抢险救灾处置、组织群众转移等环节进行。
短短几分钟后,地沟、泵坑全部被防洪沙袋有效封堵,区域内低洼地带、排水管畅通,门窗关闭,泵坑及灰井积水已经排干、人员如数安全转移。
演练结束后,杨店医院院长郑磊点评本次防汛抢险演练,并希望全院职工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强化职责所在的担当,加强日常防汛演练,增强应急意识,掌握处置要点,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升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
qyangluo